影响职业价值观的外部因素
来源:未知|作者:LSTEST|发表日期:2013-08-23

        影响青年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及转变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里我们只择其要者而述之。

 

        外部因素:社会环境及国家政策的变迁。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最鲜明的特点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此同步,个体的 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另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是国家持续不断的人事制度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进行了毕业生分配、人才流动等人事制度 改革,实行“供需见而,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使就业压力增大,职业流动性增加。在这种模式下,要求青年的就业独立性增加,择业的自主性增大,出现了职业 风险意识,青年的择业、就业价值观出现了相应的转变。


        家庭环境与期望 家庭环境对青年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经济状况和社 会地位不同,其获得的资源也不同。如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给青年较高的起 点,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二是不同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期望不一样。如父母的 职业意识会影响到青年对职业的看法,使他们认同并选择父母所欣赏的那些职业。 研究显示,干部和工人家庭的大学生比农民家庭的大学生更贡视经济报酬、变动 性、声望、工作环境;农民家庭的大学生比干部和工人家庭的大学生更注重利他主 义、监督关系等职业价值。
 

         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peer group)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较 相近,并经常有交往互动。同伴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4个方面 : 一是同伴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它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的,因而同伴群体的成员容 易产生较高的认同感。二是同伴群体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导向。山于青年 在社会中所拥有的特殊资源和文化品质,因而构成了其具有独特性的价值目标和 行为取向。三是同伴群体的内聚力强。青年同伴群体往往有着统一的群体意识和 极强的内聚力。四是同伴群体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的性质。从脱离家庭开始 独立地过集体生活开始,青年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融入同伴群体,并在群体生活中 实现某种社会需要。这个过程是社会化塑造的重要内容之一。同伴群体对青年价值观的作用,表现出经常化和日常化的特点。

本文地址:http://www.lstest.com/jobtips/experience-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