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健康心理和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影响贫困生心理
来源:朗识测评|作者:婷婷|发表日期:2013-10-28

  心理不适应。许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中学学习成绩优秀,出类拔萃,加之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有很强的优越感,但到了大学,强 手如云,而且感觉到与其他人在知识面、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距, 他们渐渐失去优势,面临着重新定位,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 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很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很脆弱,很自卑。一部分人由于其改变和适应没有很快得到理想回报,变得十分消极,不再试图改变自己。

 

  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澳,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

 

  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大学生中不时泛起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这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增添了许多烦恼。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 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同学之间互相攀比,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越来越高的罪魁祸首。自尊心强的大学生,受不了己不如人的感觉,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紧追潮流,把消费抬得更高。这样,有些家境不佳的学生,既不忍心向父母伸手,又没有能力赚外快,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lstest.com/jobtips/test1-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