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四种人性假说(上)
来源:朗识测评|作者:婷婷|发表日期:2014-05-05

  (一)“经济人”假说。“经济人”假说认为,经济活动的动力来源于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愿望。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工作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这是传统管理学对人的看法。美国学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学对人的看法及“经济人”假说称做X理论,并把X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大多数人天生是懒‘隋的,从本质上说都是不喜欢工作的,并且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因此,必须对他们实行强制性劳动。

 

  (2):基于人对劳动有着与生俱来的厌恶感这一特点,大多数人都必须被强迫、控制以及指挥,甚至要以严格惩罚等方式给予威胁,才能促使他们按照社会组织规定的计划和目标尽到自己的责任。

 

  (3):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愿意被人指挥,并且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更不愿意去冒大的风险。因此,必须有人指挥他们,管理他们,他们也宁愿接受指挥,接受他人的管理。

 

  (4):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

 

  (5):大多数人为了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他们将选择那些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6):人群大致分为两类,多数人符合上述假说,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些人应该负起管理的责任。

 

  (二)“社会人”假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埃尔顿·梅奥等人根据霍桑试验提出“社会人”假说。“社会人”假说的基本观点如下:

 

  (1):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2):除了正式组织还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组织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有着很大的影响。


  
  (3):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机械化,使人对工作本身失去了兴趣意义。因此,人们便从社会关系中寻求乐趣和意义。

 

  (4):组织领导者应当满足职工归属、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作效率会随着职工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提高。

 

  “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不只在于经济利益,还追求全部社会需求,愿意在社会关系中寻求乐趣和意义;物质刺激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只有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才能激发人们工作的动力。这种重视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而看轻物质利益和经济实惠的人即为“社会人”。

本文地址:http://www.lstest.com/jobtips/test1-1587.html